mso-style-parent:""; mso-ansi-font-size:12.0pt; mso-bidi-font-size:12.0pt; font-family:楷体_GB2312; mso-ascii-font-family:楷体_GB2312; mso-fareast-font-family:楷体_GB2312;} /*PageDefinitions*/ @page {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 @pageSection1 {size:612.0pt792.0pt; margin:72.0pt90.0pt72.0pt90.0pt; mso-header-margin:42.55pt; mso-footer-margin:49.6pt; mso-paper-source:0; layout-grid:18.0pt;} div.Section1 {page:Section1;} /*ListDefinitions*/ @listl0 {mso-list-id:1476023648; mso-list-type:hybrid; mso-list-template-ids:-11613787201406822060121902131667698715676987036769871367698715676987036769871367698715;} @listl0:level1 {mso-level-number-format:roman-upper; mso-level-tab-stop:36.0pt; mso-level-number-position:left; text-indent:-36.0pt;} @listl0:level2 {mso-level-tab-stop:42.0pt; mso-level-number-position:left; margin-left:42.0pt; text-indent:-18.0pt;} ol {margin-bottom:0cm;} ul {margin-bottom:0cm;} --> 返回首页| 返回本书目录 5:1

亚当的后代记在下面: 本章记录了洪水以前亚当的家谱,这些都是亚当敬虔的后裔,他们在当时那个日渐败坏堕落的 时代仍然能够站在神的立场,捍卫真理(参 6章)。

1.希 伯来书11章特别提到两个在这一时期因信讨神喜悦的人,即亚 伯和以诺(来11:4~5)。他们属于 那些拒绝效法该隐的忠信余民。及至洪水时代,几乎所有世人的心都变得异常邪恶,洪水以后得 救的只有八个人(6:5,11,18;7:1,7;彼 前3:20)。

2.在 各个时代当中都有一些人愿意敬拜神,认定他,遵行他的话语并 且恒心等候他的应许。这样的人总是占少数(太 7:13~14),但是他们的名字却像本章中的这些人名一样永远被神所记念。现今,我们 可能会觉得只有自己在信靠神和遵行他的话语,但是我们应当牢记,我们永远都不是在孤军奋 战。神在历世历代当中都为自己存留了许多忠心于他和他旨意的人(比 较王上19:18)。

5:5

亚当共活了九百三十岁: 当时人类能够如此高寿,可能是因为罪才刚刚开始在自然环境和人的肉身中发挥其败坏的影响 力。到了亚伯拉罕时代,人类的寿命已经跌落至低于200岁。


5:6

塞特 ……生了以挪士: 这里的“生”有可能意味着前者是 后者的“父辈或祖先”。这段家谱 和圣经中的其它家谱一样,无意详细记录谱系中的每一个人。


5:22

以诺与神同行: 以诺显然是一位非常敬虔的人。注意圣经这样评价他:

1.他 是一位“与神同行”的人 (22,24节)——他在生活中完全信靠神,相信神的话语和 应许(来11:5~6),竭尽全力地活 出圣洁的生活(比较约一1:5~7)。 他喜悦神的道路(比较摩3:3),在 当时那个不虔不义的时代当中坚定持守神的真道(犹 14~15节)。

2.以 诺还是一位传义道的人,他大胆谴责罪和当时的不义生活方式。犹大书 14~15节讲到以诺曾经向当时不敬虔和道德败坏的世人大声疾呼,警告他们神要来施 行审判,惩罚不敬虔的男男女女:“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这 些人说:‘看哪!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降临,要在众人身上行审 判,证实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证实不敬虔之罪人所说顶撞他的刚愎话 。’”

3.以 诺是一个讨神喜悦的人(来11:5)。 他的生活、他所传讲的信息以及他的敬虔都深得神的喜悦,神表扬他,使他未曾经过死亡就被提 离开地上,与神永远同在。

信 徒现今同样生活在一个邪恶和不敬虔的时代,应当积极地效法以诺的生活。我们是否也像以诺 一样与神同行、活出真实敬虔的样式、大胆斥责罪恶并且警告 人们逃离神将来的忿怒(徒3:19~20;帖 前1:10)?我们是否也忠心地切望在基督再来之时一同被提,永 远与他同在(帖前4:16~17)?


5:24

神将他取去: 以诺没有经过肉体的死亡就直接进入天堂,这一点表明亚伯拉罕时代以前的义人就心存永生的 盼望(来11:5;比较伯 19:25~26;王下2:10~11)。